他們是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妻,大半生從不為睡眠煩惱,卻在去年,同時開始失眠。
男士剛退休,女士是家庭主婦。生活看似安穩,壓力也不算大;可每到入夜,心跳便加速,腦袋停不下來。幾個月下來,他們愈來愈焦慮,像被困在黑夜裡,怎麼也找不到出口。
兩人試過不同方法,包括中藥調理及精神科藥物,但仍然無法根治,焦慮愈積愈重。
睡覺最後變成一場硬仗:天一黑,就害怕今晚又會是一夜無眠。
失眠慢慢拉走了他們的日常:他退縮了社交,不再想見朋友;她則在擔心與無力感之間打轉。失眠,成了兩人的生活的核心障礙。
第一步:助眠冥想錄音,改善睡眠質素
無計可施下,他們決定一起參加氣功與冥想初階班,希望至少能學會一些放鬆的方法。
第一次走進課室,在音療瑜伽配合光療冥想的幫助下,他們在課堂裡就已經安然睡著了。
回到家,他們用助眠冥想錄音,第一晚便順利入睡,同時睡眠質素大有改善,早上起來感覺精神爽利。隔一週再上課,兩人的心情與狀態,都明顯踏實了很多。
第二步:自療練習,看清內心的牽掛
雖然初階課的效果顯著,但一到夜晚,他們仍然會有些心慌,擔心失睡情況會再次失控。為了令自己更有信心,他們決定改上私人課堂,希望更深入學習,最終可以達到逐步戒藥的目標。
在私人課堂中,我陪伴他們把注意力放回內在 -- 不急著分析,只是誠實地感受當下的感受。
在這樣的情緒自療練習中,女士很快就看見自己焦慮的根源:對遠方子女的牽掛。
多年來,她把家庭照顧得很好;如今孩子各自在外地,面對人生路上挑戰,她既擔心,但又覺得無能為力...
很有智性的她,不消兩、三堂的時間,就已經明白:孩子有他們的節奏;她需要做的,只是將生活重心放回夫妻倆身上,好好生活便可。
放下心中的牽掛後,女士很快便找回她自己的節奏,轉眼間就停掉中藥,睡眠不再困擾她。即使偶爾有一晚難入睡,她也知道怎麼做 -- 用呼吸與冥想練習,讓身心再一次放鬆下來。
第三步:借助身體的智慧,重建自信心
除了對子女的牽掛,男士更深的卡點原來是「對健康的焦慮」。
退休後,他接連遇上找不到原因的小毛病:看了不同中西醫生、做了不少檢查,都說沒大問題...這令他很困擾和迷茫,感覺無法掌控生命,更對自己失去信心;即使睡眠已有所改善,醫生說不一定要服藥,但他也不敢停藥,只怕萬一。
後來通過幾堂練習,我帶引他從感覺開始,一步步學習閱讀身體的訊息:此刻身體想告訴我什麼?
在一次冥想裡,他突然有了很清晰的覺察:「原來只是氣血不足。」這句話,他其實早在很久以前,剛開始出頭暈時,他的中醫就對他說過,只是當時被恐懼蓋過了。
結果,內在恐懼的失控,俱使他不斷地看不同的醫生,做盡所有可能的檢查,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...這焦慮令一個本來的小毛病,不斷地「小事化大」,最後引致嚴重失眠。
當他願意相信身體,信任那些細微的訊號,心慢慢就定了下來。
借助身體的智慧,他逐漸重新建立自信心;慢慢地,在醫生的建議與監察下,他先減掉抗焦慮藥物;之後,中藥也逐步調整。夜晚如常來臨,身體也如常休息 -- 他重新信任自己的身體,身體也給了正面的回饋。
通過連結身體的智慧,他終於領悟了自己的內在歷程,令睡眠不再困擾他。
在成功處理失眠之外,課堂亦為他帶來出乎意料的啟發:在冥想的練習中,他發現自己渴望在退休後,能以自己的力量造福世界,創造更多有意義的事情。
他同時渴望探索生命更深層次的奧秘,參透人的生老病死,認識內在的智慧。這使得他在睡眠問題得到解決後,也一直持續來上課。
總結:失眠只是一種提示,需要對症下藥,才能治本清源
這段經歷讓他們發現:失眠不是「敵人」,它更像一種提示 -- 也許你走得太快了,也許有些情緒還沒被好好看見。當我們願意放慢,讓身體先休息,讓情緒被容納,夜晚就會回到夜晚,睡眠也會回到它該有的位置。
其實,很多人的失眠,通常不只一個原因。常見的線索,大概有四種:
一、資訊與思緒過載
二、氣血虛弱
三、放不下的牽掛與焦慮
四、創傷後遺
前兩種,透過規律的氣功與冥想練習,通常很快可以改善。這些練習,會幫你睡前清空思緒,放慢腦電波;亦會放鬆身體的大小肌肉,讓能量集中於夜間的自我修復。
後兩種,則需要更深入及更針對性的冥想及情緒自療練習,處理深層的焦慮。只要深層的情緒得到轉化,睡眠問題也自然會迎刃而解。
邀請你:認識身體給你的訊息,處理夜晚難眠的根源
如果你也在與失眠拉鋸,不必獨自硬撐。歡迎來到心地的課堂,在安全及舒適的空間中,從呼吸與氣感開始,慢慢找回身心的節奏:
氣功瑜伽及冥想:學習放鬆身體、調整呼吸、讓氣血流暢。
情緒覺察與自療:看見牽掛與焦慮,學會放下與轉化。
你可以先從一次90分鐘體驗開始,或直接報名一個完整16小時的課程。當夜晚再次安靜,你會聽見身體很久不見的聲音:「原來我可以,好好睡。」
ⓘ 以上為真實經驗之整理,為個人感受分享,非醫療建議。如涉及用藥或健康狀況,請諮詢你的醫生。
頌缽相關課堂推薦
WhatsApp 查詢
不清楚哪一個課堂適合自己?我們可為你提供專業建議。